全国兼职喝茶论坛,全国喝茶网,全国高端商务接待私人定制

当前位置:首页观点

对残障人士最好的尊重,是看见他们的价值

2025-11-07 08:12作者:金安琪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不着急,我们可以等?!焙贾萏炷坷锟Х冉谏?,这句简单的回应,成了听障咖啡师与顾客间平等尊重的最直接写照。

据潮新闻11月1日报道,杭州天目里第三届咖啡节第二天,1号摊位的筑梦咖啡馆前始终排着长队——不同于其他展位的吆喝喧闹,这里只有手语交流与眼神互动。这场“无声与有声”的相遇,没有网红营销的喧嚣,却恰恰揭示了善意的本质:它并非刻意的表演,而是源于平等尊重的真诚联结,是社会与残障群体间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

筑梦咖啡的出圈,靠的从不是“残障”标签带来的同情,而是专业能力构筑的底气。作为团队核心,36岁的陈成辉(小辉)因儿时用药过量失聪,却从未放弃对技能的打磨:从特殊教育学校到职业学院,他深耕面点与咖啡技艺;在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支持下,他牵头组建全听障团队,开出属于他们的咖啡馆??Х冉谏?,他与同伴邓紫薇忙碌协作,有着反复确认订单的严谨和“明天多备原料”的周全。截至当天下午,售出100多杯、营业额2000多元的成绩单,正是他们“用双手挣生活”的尊严与能力的最好证明。

顾客与志愿者的行动,则把平等与尊重落到了实处。下午4点客流高峰时,志愿者黄依婷刚到家扒两口饭,接到小辉的求助电话便立刻返回,用手语搭建起沟通桥梁。排队的客人从无催促,有人对着展板现学手语为女友点单,有人主动帮朋友代买麻薯“多刷销量”,这些细节里没有丝毫施舍意味,只有“我懂你的不易,更信你的手艺”的平等姿态。独立策展人晓默的行动更具代表性,她不仅特意从城北新天地赶来,还长期在公司推行“下午茶定点筑梦咖啡”,甚至推荐艺术展将茶歇交由他们负责——这种长期选择而非偶然帮扶的态度,恰恰是尊重最真实的体现。

青年群体的参与,更让这份尊重完成了从“同情”到“平视”的升级。实习大学生覃小红放弃其他热闹展位,扎根1号摊位拍摄残疾人创业纪录片。她的镜头里,没有刻意放大的“苦难”,只有咖啡师专注的眼神、客人学手语的认真、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覃小红的镜头,代表了新时代青年审视社会问题的独特范式:他们拒绝悲情叙事,转而用平等的视角去发现边缘群体中被忽视的专业价值与生命活力。这种从“俯身关怀”到“平视合作”的转变,正是年轻一代推动社会进步最温柔也最有力的方式。

在浙江的烟火人间里,这样的温情叙事并非孤例。桐乡“梧声咖啡”的视障咖啡师费震兑,每售一杯便向助残基金捐款;温岭“三块面包”的90后听障姑娘毛安安,用甜点打动人心……这些场景之所以动人,在于它们共同跳出了“公益即悲情”的叙事——残障从业者追求的是公平展示能力的舞台,而普通人的支持,源于对他们“坚韧、专业、有梦想”的认可,这种双向的真诚,让尊重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虽然暮色渐沉,咖啡香慢慢淡去,但1号摊位的故事仍在延续。这些耐心的等待和长期的订单,实质上是消费者用选择为平等尊重投票,它们共同宣告:一个真正文明的城市,其标志不仅是高度的物质便利,更是为每一个努力的个体提供公平绽放的舞台。

当更多人愿意为一杯无声咖啡驻足,当更多残障青年能凭技能赢得掌声,社会的温度便在这样的双向奔赴里,愈发滚烫。(作者系浙江万里学院学生)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创新文化服务惠及每一个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