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兼职喝茶论坛,全国喝茶网,全国高端商务接待私人定制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文学

四秩芳华 弦歌不辍

写在《盲童文学》创刊40周年

2025-11-06 08:27作者:王安宁来源:《盲童文学》

一本杂志,经历40载春秋,封面已然泛黄,边角微微卷皱,可封面上的那艘红船,却依旧倔强地破浪前行。她就是《盲童文学》的创刊号,没有华丽的装帧,却承担着沉甸甸的使命,带着滚烫的初心,为千万盲童推开了那一扇望向世界的窗。

40年,足以让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也足以让一个梦想熠熠生辉。今年,我们迎来《盲童文学》创刊40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我国唯一一本专为盲童出版的盲文版文学期刊,她如黑暗中的灯塔,照亮无数盲童前行的方向;她更如温暖相伴的朋友,陪伴一代代盲童走过春夏秋冬。40年来,《盲童文学》与时代同频共振,与我国残疾人事业并肩前行;她见证了我国无障碍阅读事业的发展,也铭记着每一段温暖而珍贵的时光。


以爱为帆,破浪启航

《盲童文学》的创刊源于一个温暖而坚定的初心——为盲孩子办一份自己的刊物,她的前身是徐白仑先生创办的《中国盲童文学》。这本刊物填补了我国盲童课外读物的空白,成为了陪伴一代又一代盲童成长的良师益友。

在特殊教育界享誉中外的徐白仑先生原本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在我国建筑史上也曾留下过精彩篇章。然而,中年失明的他失去了心爱的事业、失去了色彩,一度陷入深切的痛苦中。在苦闷中,他选择通过写作来实现自身的价值,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在创作过程中,他从自身的痛苦中觉察到盲孩子们的需要,为盲童办一本文学刊物的念头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创刊之路并非坦途。徐白仑先生既不懂盲文,也没有资金,但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毅然前往上海盲童学校学习盲文,系统研究了盲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又为筹集资金东奔西走,克服了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诸多曲折之后,他遇到了同样想为盲童创办一本文学刊物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的赤诚与执着打动了众多领导和文学泰斗,康克清、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给予了亲切关怀,巴金、冰心、叶圣陶、夏衍等著名作家也纷纷给予了热心帮助。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为这本刊物捐款。所有的困难被爱心一点一点地化解,《中国盲童文学》终于扬起爱的风帆,驶向光明的未来。

1985年12月,在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下,《中国盲童文学》正式创刊??悼饲逋驹谥卤嗉康男胖谐破湮耙幌钛┲兴吞康暮檬隆?。从此,这本刊物犹如光明的使者,把爱的种子撒进无数盲童的心田。

徐白仑先生说,他愿意像经霜的红叶,在凋落前化成一片烈焰,燃起盲童心头的希望和光明。1986年7月14日,他策划组织了第一届盲童夏令营,29个?。ㄗ灾吻?、直辖市),9个民族的58名盲童代表在北京欢聚一堂。次年,他在许多热心朋友的帮助下探索我国特殊教育的新路,倡导、实施了让贫困地区盲童走进课堂的“金钥匙工程”。一把把凝聚着血汗与爱心的“金钥匙”被送到1万多名视障儿童的手中,让他们读懂了《中国盲童文学》里的拳拳爱意,帮助他们驱走心中的黑暗,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2010年,徐白仑先生将《中国盲童文学》的全部工作移交至中国盲文出版社。2013年10月,《中国盲童文学》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的期刊刊号,并于2014年第1期正式更名为《盲童文学》。


温暖心灵,引梦远航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闭舛悦ね此涤任匾捎谑恿φ习?,他们可能囿于黑暗,而阅读可以为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们走向光明、走向快乐,融入社会、成长成才。

《盲童文学》打开了盲童封闭的心灵,引领他们走进新的天地,在书香中获得快乐、温暖和自信。每一页纸上跳动的小米粒都像音符一样为他们谱写出一曲曲悦耳动听的和谐乐章。

中国盲文图书馆副馆长何川是《盲童文学》最早的读者。40年前,可供阅读的盲文读物非常有限,与这本刊物的相遇为他的阅读天空增加了一颗温暖的星星。他说:“虽然我两岁就已失明,但通过阅读,我习得了知识,淬炼了思想,提升了修养,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个我无法用眼睛看清的世界?!倍嗄暌院?,他从一个读者成长为一名盲人文化事业的辛勤耕耘者,让更多的视障朋友可以像他一样,通过阅读点亮属于自己的星空。

回忆起小时候读过的《盲童文学》,视障博士黄莺说:“无论是我母校的视障学长,还是现在在读的视障学生,大家聊起课外阅读时,总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盲童文学》,并齐声说出开篇栏目的名字《涓涓暖流》?!钡彼谝淮卧凇睹ね难А飞峡吹阶约旱拿质?,“那种兴奋和激动不亚于突然发现自己上了电视新闻。”除了阅读,《盲童文学》还打开了黄莺与外界沟通的窗口,让她结识了更多视障朋友,让她的世界变得更加宽广。

“我对文学的理解和热爱,对文字的最初体验,就是从《盲童文学》开始的。”盲人长笛演奏家吴晶分享道。这本刊物不仅让她爱上了阅读,更让她懂得了如何用文字去感知世界,用行动去书写人生。

这些来自读者的动人故事与真挚反馈,深深温暖着编辑们的心。从1985年至今,杂志的栏目在变,装帧在变,工作人员也在变,但她带给每个盲童的绚丽色彩没有变。40载初心不改、温暖相随,这颗播种于1985年的种子,如今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惟时励新,与时俱进

创刊之初,《盲童文学》便肩负着“陶冶心灵,丰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给盲童以温暖、欢乐、希望和自信”的使命,徐白仑先生与郑渊洁先生依据盲童的阅读需求,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栏目:《涓涓暖流》汇聚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殷殷寄语,《强者之歌》讲述优秀残疾人的奋斗与成长、传递不屈的生命力量,《百花飘香》《鸿雁传情》等栏目成为了无数盲童生命中一道灿烂温暖的光。

时光悄然流转,经典栏目历久弥新,新栏目不断涌现,共同构筑起盲童们喜爱的精神家园。金牌栏目《涓涓暖流》迄今已刊发230余篇各级领导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的文章,高洪波、聂震宁、梁晓声、赵丽宏、肖复兴、梁衡等知名作家在此留下了温暖的笔墨,如涓涓暖流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督鹕T啊?0年来累计刊发了1200余篇盲童习作,传达着小作者们阳光、感恩的积极心态与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为更多的盲童树立起生活和学习的榜样。新一代办刊人与时俱进,深入盲校认真调研,紧密围绕办刊宗旨,不断调整栏目设置,不断满足广大盲童的阅读需求。2021年,《作家漫谈》采撷文华,让盲童触摸更广阔的文学天地;2022年,《红色经典》深沉回响,激发盲童的爱国情怀;2025年,《先锋人物》携光而至,帮助盲童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栏目在变,但“温暖盲童心灵,引领盲童前行”的办刊宗旨从未改变。

刊物不断精进臻善的背后,是一群点灯的人。历任主编与编辑从浩瀚的文学海洋中不断撷取契合盲童需求的作品,融入科学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持续助力盲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及综合素质提升。每一期《盲童文学》都要经过汉文、盲文两轮精编、精校。这不仅是对刊物、对文字的尊重,更是对每一位小读者的深情。他们不辜负每一位盲童、不辜负每一位读者,让《盲童文学》这道光温暖着盲童的心灵,也照亮了盲童的未来。

这道光,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行。科技浪潮奔涌,阅读不再停留于纸上,而是有了更多元的呈现?!睹ね难А坊当П涓?,尽力突破盲文纸质期刊的局限,于2016年3月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自2022年第5期起,又用技术为文字插上声音的翅膀,随刊赋植二维码,扫码即可收听;听海网、中国盲文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也上线了电子书、电子盲文和有声版等无障碍格式版《盲童文学》。越来越多元的阅读载体,让盲童处处可读、时时可读,在互联网时代与同龄人共享阅读乐趣、共同成长。

《盲童文学》走进校园,不断突破传统阅读的局限,努力提升阅读的深度、广度,致力于为盲童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阅读新生态。创刊之初延续下来的“盲童夏令营”,后续开展的“共读一本书”“主题征文”“读说写训练营”“盲童阅读指导培训”等活动,以“大阅读”理念引领阅读,全面融入全民阅读,助力书香校园建设。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通过营造共读氛围,让他们从被动输入转变为主动输出,促进阅读、表达、写作、学以致用——阅读不再只是读纸上的字、词、句,而是以天地为阅览室,把万物作书卷;阅读也不再只是一个人的埋头苦读,而是可读、可听、可说、可写、可分享的多彩体验。将“大阅读”的理念落到实处,让盲童的世界更辽阔、驾驭人生的能力更强大、成就梦想的天地更宽广,让盲童走向光明、拥抱世界的每一步都坚定而充满回响。


造炬成阳,未来可期

40年,足以让微光成炬。2016年,《盲童文学》入选“全国优秀少儿报刊”;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百种优秀期刊”;2020年,获得“我是期刊领读者”优秀期刊TOP第6名。从一粒种子到一片森林,从一个人的艰难创刊到一群人的坚守传承,从一本受众很小的刊物到国家级优秀少儿期刊。

《盲童文学》的40年,从来不是孤单前行的旅程,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创办人与历代办刊人的辛勤付出,离不开专家学者的精心指导,更少不了社会各界的热心支持和所有作者、读者们的鼎力相助。这本公益杂志历经艰难,却始终以温暖为底色,那四五厘米的厚度不仅承载着文字,更承载着千万盲童的期盼、托举着一代代盲童的成长。

四十不惑,四十有“获”。当我们再次翻看创刊号封面上的蓝海、红船与白帆,仿佛仍能听见那些被六点盲文点燃的欢呼——世界上的光明,可以用眼睛寻找,也可以用指尖触摸。

站在40周年的新起点,我们与时光击掌相和,愿每一道知识的光芒都被珍惜,愿每一份付出与热爱都被珍视,愿《盲童文学》继续陪伴一代又一代盲童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